杏彩体育中国最委屈211!换个地方可能就进985了!

发布时间 : 2024-07-07  浏览次数 :

  杏彩体育平台注册的词条冲上热搜。一所高校从2016年起开始“暖心饭卡”项目,利用“大数据筛选+辅导员补充信息”的形式,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杏彩体育,无需申请,悄悄“送爱心”给学生。这一段近八年的爱心接力,让网友们惊叹:“太暖心”啦!

  还有该校同学爆料,在疫情期间的暑期,学校会为留校学生免费发放“爱心饭盒”;2022年的妇女节,学校引进了3000人份HPV九价疫苗,全校女性师生都能预约,在9价“一苗难求”的时期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有求必应”!

  这所高校就是「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防七子之一,大家对南理工一定不陌生。但现在他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一所以“炮兵工程”为起点,研究“冷冰冰”兵器的硬核高校,却有着一颗最温暖的心。“硬核铁汉”的柔情浪漫,全藏在细节里了啊~

  现在的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大学。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孝陵卫皇家炮兵大学,以及小名——孝陵卫皇家礼炮厂。

  “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这么短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迹。”这是钱学森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时的感叹。

  哈军工,是陈赓上将在哈尔滨创办的我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院,学院分了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程兵五个工程系。

  1959年,哈军工的二系炮兵工程系和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在武汉组建炮兵工程学院。但组建初期困难重重,办学资源严重缺乏,武昌校园无法正常进行教学和科研,学院一度处于武汉、沈阳、南京“多地办学”的局面。

  学校出身于“炮兵工程”,武器、装甲车和光电是学校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在校园里,你听到最多的是大家讨论坦克、飞机和大炮,一不小心就可能和“狭路相逢”;课堂上,老师时不时就会拿出一个名叫“56式”的教具。

  后来,为了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服务地方发展,炮兵工程学院退出部队序列,先后更名为华东工程学院以及华东工学院。

  改革开放后,学校建起了第一栋新的教学楼。这栋教学楼仅用13个月就建成了,刚好弥补了恢复高考后学生数量、激增校舍不足的缺陷。

  这栋教学楼楼体像火柴盒,灰白色,平顶且没有任何特点或装饰。从正面看平平无奇,但如果你从天空俯瞰,你会发现教学楼呈一个大大的“工”字。据说,设计者将“军工”与“华工”的意义融入了其中,因此它也被称为“工字楼”。

  除“工字楼”外,还有南理工的发源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大楼、曾经写着“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的二道门、曾经热闹非凡的华东工程学院大礼堂……

  这些建筑见证着“华东工学院”在1993年正式改名“南京理工大学”;见证着“军工精神”的传承;见证着从北国冰城到六朝古都,一代代南理人始终铭记“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铮铮誓言。

  从1953年到2023年,南理工历经三地办学、四易校名,学科体系由“枪炮弹箭”单一学科逐渐发展形成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新格局,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特色学科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理工以“兵器智能+”一流学科体系为牵引,深化“立体兵工”发展特色,在兵器领域“探(探测)、射(发射)、导(制导)、毁(毁伤)、评(评估)”全链条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三大优势学科群主干学科实现A类学科全覆盖,构建了“高峰引领、高原支撑”的一流学科发展体系。

  并依托强势工科、优势资源和深厚的兵工底蕴,持续推进强势工科、特色理科、精品文科、交叉学科融合发展,打造更多的特色优势学科。

  2022年3月,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数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前1‰。

  为记录兵器发展历史、普及军事知识,南理工建造了国内高校唯一种类齐全、数量众多、转也行亲的兵器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在20世纪末建造,以“典藏、传承、励学、致用”为馆训,珍藏这6000余件展品,枪械弹药、坦克火炮,每一件都有它的故事。

  第一台超音速气流粉碎机、第一台大口径红外光学干涉仪、第一台低速电机、第一台万能超高压水射流切割机、第一台无透镜全息显微镜、第一条膨化硝铵生产线……一代代南理工人创造了可载入史册的许多“第一”!

  王泽山老教授被誉为为中国“火药王”,带领团队研究60余年。曾经中国的火研究和生产都要依靠苏联,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火研究可“自给自足”,能力和水平一次次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经过持续攻关,他的团队突破了退役与废弃火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低温感发射装药技术以及远程等模块低过载发射装药技术,分别在1993年、1996年、201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年,他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1年,他将所获得奖金共计1050万元全部捐给母校,支持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

  如今,这些技术已应用到我国数十种主战坦克、战车和火炮制造中,摆脱了环境温度影响的武器装备打得更准,效率更高;我国155毫米火炮运用了这项高新技术,射速提高了40%,射程提高了20%,大幅度提升了远程火炮的打击能力。

  2019年10月1日,一大批新式武器气势恢宏地从广场走过,其中就有镶嵌刻有“南京理工大学研制”铭牌的某型火炮系统,这是南理工钱林方教授带领的“现代火炮发射与控制”团队经过多年研制的成果。

  这是本次阅兵中唯一由高校担任总师单位的武器装备。该火炮是世界上首款具备人在地面操作、前向直瞄射击功能的大口径车载火炮,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均优于国际同类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大批量列装和军贸出口,在国土防护和国家战略利益的维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国庆50周年阅兵式的现场,就有南理工的身影。当时,首次公开露面的ZTZ99式三代主战坦克组成的方阵从广场前隆隆驶过,99式三代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祝榆生就是南理工人。他曾在1948年的一次平射炮实弹射击试验中因故被炸断右臂,因此被称为“独臂总师”。

  在南理工一座不起眼的小楼里,诞生了国际著名的“芮方法”,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射动力学研究所芮筱亭教授带领团队创立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这个方法使多体系统动力学大幅提高计算速度取得了国际性突破。

  他们,填补了新中国国防科技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的空白;他们,以自己的学术,成为新时期引领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炮兵兵器专家沈正功教授;内弹道专家鲍廷钰教授;外弹道专家浦发教授,弹药专家许哨子教授;自动武器专家于道文教授;火专家肖学忠教授,火专家张宇健教授;瞬态力学专家院士、火专家王泽山院士、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家刘怡昕院士、导弹专家王兴治院士、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邢球痕院士、天文光学技术专家崔向群院士、精细化工专家田禾院士、空中管制专家陈志杰院士、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李应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宣益民院士、发射动力专家芮筱亭院士、制导与控制专家付梦印院士、材料学家陈光院士......

  如我国海洋水色遥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潘德炉院士;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工程中担任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的航天测控技术专家刘云飞;将我国金属纳米晶体研究领域带入国际前列的中科院院士卢柯;成功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主驾驶兼电气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张伟……

  如今,从南理工走出的校友身影,遍布国防军工各个尖端领域。据统计,南理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18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超过35%的学生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培育了15名两院院士、30余位将军、400余名型号总师级的领军人物。

  去年,宇宙中多了一颗正式命名为“南理工星”的小行星;今年,南理工79周年校庆青年主题活动上,近千架无人机拼出的“南理工星”点亮了夜空。